三旧改造如火如荼:中山,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时间:2022-09-08 13:22:46 | 浏览:584

时间总是悄无声息的向前奔跑着,却把回忆不小心落在了后面。陌生的街道、陌生的建筑、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我们好像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频繁地对老中山说再见。再见,光明市场;再见,富华酒店;再见,中恳百货;每一的次再见,其实都是一次记忆的

时间总是悄无声息的向前奔跑着,却把回忆不小心落在了后面。陌生的街道、陌生的建筑、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

我们好像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频繁地对老中山说再见。

再见,光明市场;再见,富华酒店;再见,中恳百货;


每一的次再见,其实都是一次记忆的呼唤。我们的中山开始变得熟悉又陌生,曾经的那些欢声笑语,早已随着被拆除的小区和废旧的街道飘散在风中,取而代之的是遍地开花的楼盘,处处高楼林立。


有人说,当你开始回忆时,就证明你老了!我倒不太赞同。

人的一生总要不断经历岁月的洗礼,而记忆即使泛黄褪色,亦是成长过程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历史的照片,随时值得翻看...

而推开记忆这扇窗,这些年,中山逐渐消失的,还有它们...


再见了,那些年消失的老地方...

    光明市场--谢谢你30年的陪伴!

1989年,一座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市场开始建立,因地处光明路段,这个市场被命名为光明市场。

2019年6月底,光明市场将搬迁至中山农产品交易中心二三期。这也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转眼间已三十载,光明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品种单一到齐全,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为中山家庭、各大茶楼酒肆提供各种各样的食材,同时也是中山人追求高品质饮食生活的见证。

    九曲河--一条流淌在记忆中的河涌


(曾经的九曲河一带)

“一河两岸三胜景,四位泳儿战绩惊;五舟逐浪旌旗展,路上欢庆锣鼓鸣;七手八脚翁渔乐,九曲河畔缘故情。”这首民间小诗应该是对九曲河的最美写照!


九曲河全程2.5公里,东西走向,东起洪家基,经禾谷庙、民生路、南门桥、登瀛桥、永安坊、悦来桥、林涌尾,最后注入岐江河。

这一区域,云集了石岐民居中最为饱满以及全面的建筑元素。譬如,街有水楼街、治安街,巷有共和巷、鱼粥巷,坊有从善坊、百顺坊,社有西迎社、兴隆社,道有冲边道、永禧别道,里有吉祥里、三多里…


曾经的小桥流水,船来船往,如今却只能靠史料和老照片来想象了。

九曲河,对于大部分80后、90后而言,只是一个与地域有关的名称;而对老一辈的石岐人来说,它就是一条流淌于记忆中的河涌。

    岐江酒家--叱诧风云三十余载


雄立岐江边30多年的岐江酒家,现在原址是一座新型的商业大楼。当年的岐江酒家,名震江湖,是珠三角少有的大型豪华餐厅,华侨返乡都在那里宴请乡里,外地人到中山,更将其作为中山地标。很长一段时间,在那里就餐都是中山百姓向往羡慕的地方。


建国初期,岐江桥建成后,两岸迅速成为了城区繁华之地,各行各业也开始了大兴土木的建设。1956年在岐江桥西岸,原是西郊二渡头附近的一间船厂旧址,开始兴建公有性质的岐江酒家,楼高三层,这是岐江两岸最高的建筑,于1957年春节开业;初开业时为石岐城区最大而又最有名的酒家,驰名于省港澳。

当时,岐江酒家每年接待华侨、港澳同胞12000多人次。最为辉煌的业绩是1959年,全国华侨代表大会在中山召开时,在岐江酒家设宴席百桌招待,其规模和气势,轰动全国,名震江湖。


    石岐码头


石岐码头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位于岐江桥附近,岐江河边。曾经是中山石岐到沿江各镇区、江门、广州的主要水路。1990年,由于中山经济和公路建设规模得到了发展,石岐码头停止运营了。



(兴中广场一带,原石岐码头)

    中恳百货--曾经奢侈消费的代名词


1996年10月20日,中恳百货诞生,是一个合资公司。经过三个多月筹备,在1997年1月20日开张。中恳是当时中山数一数二的大型购物商场,仅商场面积就有1万多平方米。开业第一天,创下了150万元的营业额,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就超千万。


它是中山第一个卖鲜活产品的商场,第一个将大型婚礼活动引进商场,第一个提出精品购物的商场。但随着近年周边地区益华、利和高端商圈的形成、兴中广场购物中心模式的崛起、电商迅猛发展等外部环境影响,仍以传统模式运营的中恳百货最后还是被时代所淘汰。

    模范大戏院



中山首间综合性戏院,1914年建成的泰东戏院;后改名为模范大戏院、红旗电影院。位于石岐孙文西路大庙下大笪地。最初专营上演戏剧,1930年起兼放映电影。

当时模范戏院“戏桥”(电影介绍)显示,该戏院的放映场次较多,一般每天放映三到四场,分别是中午12时、下午2时、晚上6时30分和8时30分。


    新广州酒家


六七十年代,在岐江桥旁边,在今天的孙文西路旅游文化商业步行街的路口,坐落着一座也是著名的酒家——中山新广州酒家。由于中山与广州历史渊源深厚,很多中山人把自己到广州,视为“大乡里出城”;能不能在中山,也可以品尝到广州美食呢?于是,新广州酒家诞生了。

当时,很多中山人到这里喝茶和亲朋好友相聚,一派欢乐景象;80年代之后,由于中山经济发展,以及市民吃喝口味的多元化,新广州酒家停业了,转为经营麦当劳快餐。


再见了,那些年消失的镇区...


    翠亨村镇

1986年7月,从南朗划出4村成立翠亨村镇。到90年代的时候,全镇面积40多平方公里,辖4个管理区、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8000人,外来人口5800人。当时的翠亨村镇有翠亨医院、翠亨市场、中山纪念中学、孙中山故居等,有模有样的一个镇。

1998年,翠亨村镇合并到南朗镇!


(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旅游景区)


    横门镇

横门临近珠江口, 1970年8月,中山决定选址横门成立渔业公社。1986年,渔业公社改称横门镇。

1998年,横门镇合并到南朗镇,成立横门社区。现在横门总人口有2269人,其中渔民占近80%。


(依然淳朴的横门渔港)

    浪网镇

1986年,浪网建镇,面积35.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49万人,外来人口4860人。辖8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

2000年,浪网合并到民众镇。


(浪网市场,依旧繁荣)


    坦背镇

1986年,坦背建镇,面积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万人,外来人口4776人。辖10个管理区和1个居委会。

1998年,坦背并入到东升镇。


(东升旭日中学,原坦背中学)


    沙朗镇

沙朗镇,面积16.5平方公里,辖4个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58万人,外来人口1.25万人。

1999年,撤销沙朗镇,并入西区街道。


(沙朗汽车一条街,全中山闻名)


    张家边镇

1985年,张家边区公所改称张家边镇。1986年,建立张家边区办事处。1993年,原张家边区、中山港区和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合并,定名为中山港区管理委员会。

1995年,改称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曾经的小学)

    环城区

1998年,环城区街道正式更名为南区街道。环城走入历史。

    中区、烟墩、莲峰、岐江、北区

1996年,将中区、烟墩区、莲峰区、岐江区4个街道合并为中区街道。

2000年,撤销中区和北区街道办事处,组成石岐区街道办事处。


再见了,那些年消失的行业...

    卖流动雪糕


(石岐玻璃厂)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社会上冷饮还是奢侈品时,石岐玻璃厂已经开始为工人免费提供冷饮了。到80年代,作为当年中山市属国有企业的“十大舰队”之一的石岐玻璃集团,经济效益十分好,员工福利就更进一步。

厂内冷饮部专门从外面请来高级师傅,设备比市面任何一家冰室都要好,加上作为员工福利不用考虑成本,所以他们生产的雪砖,足料优质、浓香幼滑,吃过的人无不称赞。


在今天,我们已经看不见玻璃厂雪砖沿街叫卖的场景,在商场五花八门的雪糕当中,也寻不见玻璃厂雪砖的踪影了。

    补锅


补锅,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门职业,属集体性质,学徒三年,工资极其微薄。出师后,处境才稍微有所改善。按锅的品种来决定工程的不同,例如,有专门补铁锅的,补搪瓷器皿的,补铝锅水壶的,技术、火候各不相同。当然,大师傅是可以“通吃”的,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但随着生意的萧条,这些作坊入不敷出,在经济的浪潮下逐渐分解为个体户的行当。到了现在,补锅师傅也要面临“转型”,他们得练就一身修理高压锅、电饭煲的本事。

    收废铜烂铁、鸡毛鸭毛

“收鸡毛鸭毛,烂铜烂铁”!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天下午都会有人一边走街串巷一边在吆喝,小朋友听到就会特别兴奋,开始在家里翻找可以拿去卖的废品,然后用换来的几毛钱买糖吃!现在呢,“收购旧手机、破手机、烂手机...”

  • 磨刀/磨绞剪(剪刀)


以前一把刀用到生锈就磨,磨刀石当时家家户户都应该有一两个,不过,为了方便大家都会花一点钱去磨,毕竟专业磨刀的会好快而且磨得好锋利。现在坏了?那就换换换!!!


再见了,那些年消失的味道...

中山人独有的童年回忆,当然少不了食物,很多童年的味道长大后几乎再也吃不到了。

    雨伞蛋糕


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吃的这种蛋糕吗?那时总是买一个,和家里的姐姐,弟弟一起分享,满满都是回忆。

    汾煌可乐、隐雪


汾煌可乐、隐雪,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为许多人带来美好的回忆。然而,后来似乎再也没在商场看到他的踪影了。

    佳宝陈皮


(超经典的佳宝系列)

还有太多太多了,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罗列了

...

在中山生活多年的我们

看着自己熟悉的老树旧房不断消失

难免会感慨时光不再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在这些老街古树消失

迎来的是新的开始

...

摩天大楼向上攀爬

悄然改变着这座我们的城市

中山从何时开始变得陌生我不知道

但只要故事还在继续

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山

在我们的心中都是最好的中山

!!!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迪卡侬球拍小米手机股票防晒衣品牌网ChatGPT中文网莫斯科旅游网今日淮南迈凯伦跑车钻石期货网出国留学网宁德新闻资讯网湖南旅游网夏威夷岛旅游民谣吉他网王者荣耀游戏网飞猪旅行资讯网
中山新闻爆料网是中山门户新闻爆料网站。中山市头条新闻、中山市权威发布最新消息、中山今日头条新闻、中山楼市、中山房产、中山汽车、中山美食、中山旅、中山文化、民生、经济、文化、商业等各领域,为建设文明城市与和谐社会创造高质量的网络文化,是中山互联网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体爆料平台。
中山新闻爆料网 21611.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