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10:09:08 | 浏览:2704
编者按
7月11日,广东省委深改委正式对外公布广东省部署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消息,要求以推进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规划等一体化为重点,加快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
南方日报、南方+推出专题栏目,通过深度观察、权威访谈、专家建言等,持续关注中山探索、中山作为。
近日,广东省委深改委部署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下称“实验区”),要求以推进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规划等一体化为重点,加快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
如何理解中山被赋予这一重大使命的历史性意义?中山应如何把握重大机遇?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中山可以应从哪些产业领域发力,强化与深圳的连接?
聚焦以上问题,南方日报记者对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商务部专家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曲建进行了专访。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商务部专家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曲建。
由“两缸”变“五缸”,实现第三阶段经济高速增长
南方日报:如何理解广东部署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历史性意义?中山被赋予这一重大使命,对其自身发展有何意义与影响?
曲建:
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分析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首先,从国家层面而言,我国正在推进区域的协同发展,广东省本身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第二,从珠江三角洲的层面而言,珠江口东岸与西岸城市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
第三,从中山层面而言,中山曾经是“广东四小虎”之一,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随着产业快速转型升级,中山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代际差与珠江东岸形成落差。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东西两岸在融合互动发展方面闯出一条新路,让中山踏上整个珠江三角洲高速发展的列车,这是我们急切需要破解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从国家、广东、珠江三角洲,还是中山的内在需求上来看,把中山建设为“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确实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如果这件事情做好,不仅能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融合互动发展提供一条路径,甚至将为全省的区域协同发展,乃至对全国的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值得大家给予高度关注。
在过去改革开放40多年的进程中,中山的经济发展可以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高速增长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这一阶段人均GDP水平迅速达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较高水平。但是进入第二阶段,人均GDP水平并未像东岸一样继续高速增长。
落差本身不可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落差是后发优势的体现,能够为下一个阶段经济实现腾飞、追赶高势能地区提供能量。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犹如机动车,两缸的机动车和五缸的机动车相比,五缸的机动车跑得会更快。中山在主要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阶段,拔得了头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当进入到靠科技进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传统中山制造业没有迅速走向数字化、自动化,人均GDP水平在第二阶段开始横盘。
以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中山可以在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的基础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水平,完成由双动力模型向五动力模型的转型,实现第三阶段经济高速增长。
“想养熊猫就要建熊猫馆”
南方日报:目前,中山正在大力推行低效工业园改造,目的就是要承接深圳高端产业资源,让中山成为深圳产业的延长链、补充链,你认为中山可以在哪些领域发力,强化与深圳的连接?
曲建:
我认为深圳跟中山的合作是一个利益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过程。
首先,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包含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成果、科技支持、人才支持,这是深圳形成创新链条的5个要素。中山从传统制造转向中高端产业的过程中,也需要强化创新链条功能。
从产业内容来看,深圳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可以通过深中通道极大地辐射到西岸来,在中山实现成果的产业化。通过结合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金融、人才等高端要素,中山产业可以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从产业平台来看,按照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全世界的产业园区分成4个代际。第一代产业园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代产业园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代产业园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第四代产业园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不同的产业内容进入的是不同的平台。我们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想养熊猫,我们就需要建熊猫馆。现在中山的产业想要实现转型升级,就需要将自己的平台进行整体转型升级,使之适应于高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
在这方面,深圳已经探索出一条非常清晰的道路,无论是土地性质的转型升级、产业内容的转型升级、配套安排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划。我们综合开发研究院也正全力以赴地参与到中山重点园区转型升级的规划中,相信可以把深圳的成功经验导入到中山,加快中山产业平台的转型升级。那么,深中通道通车后,大量高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就可以进入到中山。
强化深中产业互动,“深圳大脑+中山手脚”
南方日报:对于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深中产业拓展走廊建设,你认为有哪些领域是可以率先突围的?
曲建:
中山始终在珠三角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城市角色。过去由于没有一个直接通道,导致深圳与中山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
深中通道的建设,为深圳产业向外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中山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比如说传统制造业所积淀的加工组装能力以及工匠人才,对深圳是非常重要的。
深圳最主要的是IT行业,而中山的机械行业比较发达。AI加上机械制造装备行业,是AI行业中重要的产业业态,所以说“深圳大脑”加上强大的“中山手脚”捆绑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AI产业集群,这对于深圳而言也是重要的发展支撑点。
对于中山而言,通过深中通道的开通,可以真正体现自身优势。
第一,中山具有强大的空间能力。比如说翠亨新区,未来可能会成为国家级的产业园区,以强大的产业吸纳能力,吸引珠江东岸企业向这个地区集聚。针对翠亨新区,我们也正在规划如何做好各类产业特别是高端产业的进入安排,全力以赴提升翠亨新区的营商环境。
第二,中山的产业配套能力。中山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植入IT行业,就可以实现全面的转型升级。形象地来讲,就是过去的家电还是家电,现在加上了家电里的大脑,那么它就变成智能家电。这个智能家电,深圳可以提供智能的部分,而家电对应的强大制造能力能够在中山实现,通过深中两地的合作,让整个产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软环境更新改造,快速提高营商环境评分
南方日报:中山将营商环境排在“六个一体化”中的首个,也将其作为中山改革的“头号工程”。目标就是要瞄准深圳,向深圳的营商环境学习,在这方面你觉得有哪些深圳经验是中山可以学习的?
曲建:
中山与深圳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走在一起。企业家最为关心的,就是两地城市营商环境的差异。大体上,营商环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硬环境,第二个部分叫软环境。
硬环境就是大量的基础设施,那么什么是软环境?我想在《制度经济学》里有一个非常清晰明了的指标,就是干同样的事情,哪个地方需要的时间越短,哪个地方的软环境就越好。
对中山而言,如何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营商环境评分,就在于软环境的更新改造。因为软环境的更新改造可以尽快得到效果,与此同时,投入量不像硬环境那么大。更为重要的是,软环境的改造又可以进一步拉动硬环境的提升。
下一个阶段,中山在软环境方面,特别是服务企业方面,从企业进入中山的服务,到投产以后的支撑体系,都要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这对中山而言,是实现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而快捷的路径。
我相信,中山将营商环境排在“六个一体化”中的首位,说明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我更相信,中山人曾经创造珠江三角洲中优质的营商环境,今天,新一代中山人照样能够像上一代中山人一样,将软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再创辉煌。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苏芷妍
【摄影】连婉晴
【视频】连婉晴 卢子衡
【作者】 苏芷妍;连婉晴;卢子衡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今年澄江市克服前期降水偏少等不利因素,种植烤烟5.5万亩,目前正全力抓好中耕管理。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增速回落、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澄江市稳步
中新网海口9月24日电 (记者 王辛莉)9月23日,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第五次推进会上表示,要加强统筹协调,提升服务水平,破解堵点难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会上逐一剖析
平报融媒记者 闫增旗“看到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创业环境又这么好,我就回来办了这个企业,让乡亲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9月8日上午,在位于石龙区龙河街道刘庄村的河南百邦物流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全封闭式仓储物流站台内,
文 | 红餐产业研究院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按照食用方式或加工方式,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美国和日本预制菜发展情况预制菜起源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新时代催生新使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局下,合肥庐阳区主动作为,瞄准长三角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目标,紧扣三大功能区建设全新定位,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以首善之区的昂扬姿态在产业布局、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两山”理念实践样板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区域一体
高铁北站坐拥国家农综区核心区、中央商务区、高铁新片区三大绝佳发展平台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以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为利器,抢抓崛起成峰的窗口机遇,一路高歌猛进。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风口”,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磁场”,寒亭区在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中集聚起强
记者 赵立翠为全面推介东昌府区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展示东昌府区聊城“首善之区”良好形象,东昌府区委宣传部组织相关新闻媒体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东昌府”主题采访活动。此次主题采围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专题宣传,深入开展体验式、沉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9日讯(记者 王丹玉) 菏泽成武,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处处跳动着绿色的脉搏,在呼吸间绽放着生态之美。近日,中国山东网记者实地探访成武县“创森”工作,看到风光秀丽的绿色画卷在菏泽市成武县徐徐展开。创森+生态建
河北新闻网讯(岑屹、张丽利)近年来,张家口市桥东区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以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标、以“一老一小”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小区改造腾退的锅炉房、门房等闲置房产建设小学生一站式托管中心(“小饭桌”)、日间照料服务站